八龙之艺术三冬之文史(河洛学堂)
发布时间:2024-03-29 发布者:文案编辑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狄仁杰被授任内史一职时,武则天在任命书中说他“有八龙之艺术,兼三冬之文史”,用到了“八龙”和“三冬文史”两个典故。

  狄仁杰被授任内史一职时,武则天在任命书中说他“有八龙之艺术,兼三冬之文史”,用到了“八龙”和“三冬文史”两个典故。

  狄仁杰被授任内史一职时,武则天在任命书中说他“有八龙之艺术,兼三冬之文史”,用到了“八龙”和“三冬文史”两个典故。

  先说“八龙”。《楚辞·离骚》中有:“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八龙”指神话中的八匹龙马。

  武则天提到的“八龙”,则出自《后汉书·荀淑传》,说东汉荀淑有八个儿子,都是才子,“并有名称,时人谓之八龙”。后来人们就用“八龙”称誉才学出众之士。

  此处的艺术并非我们现在常说的艺术,而是泛指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以及术数方技等各种技术技能。

  “三冬文史”出自《汉书·东方朔传》,说是汉武帝即位不久,征告天下推荐“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东方朔上书向汉武帝自荐:“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书》,……”三冬指的是三年,就像说三春、三秋一样。文史则指文书记事。东方朔花了三年时间学习文书记事,足够应用了。

  你看,武则天没有说狄仁杰学富五车,满腹经纶,而是说他“兼三冬之文史”,这个评价还是十分中肯的。与之类似的是时人张鷟(音同卓)在《朝野佥载》中对狄仁杰的评价:“粗览经史,薄阅文华。”

  仅看字面意思,觉得好像狄仁杰没啥学问,但辅佐君主治理天下需要的学问可多了,仅有文史远远不够。武则天让狄仁杰推荐人才,他不是也说,陛下若求文章资历,李峤、苏味道足为文吏,这些人写写文章可以,但没有奇才,不足以“成天下之务”。而狄仁杰“有八龙之艺术,兼三冬之文史”,那可真是全了!(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杨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