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再添新军A与H孰先孰后?创新药企CRO巨头传统药企各有思量
发布时间:2022-09-30 发布者:文案编辑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A+H”药企行列再添新军。诺诚健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证券代码为688428,发行价格为11.03元/股,截止今日收盘,诺诚健华报9.32/股。该公司主营创新药的研发、生产及商业化,此次上市原计划募集资金为40亿元,本次发行实际募集资金约29.19亿元。

  早在2020年3月,诺诚健华便于港股上市。此番登陆科创板,诺诚健华正式开启“A+H”两地上市模式,成为国内第五家A+H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其余四家分别为百济神州、荣昌生物、君实生物、康希诺。

  纵观这几家“A+H”未盈利创新药上市公司,前期研发投入大、连年净亏损,后常常借旗下某款产品“异军突起”赢得市场一席之地、受资本青睐大笔“Licence out”帮助资金回流。简而言之,它们之所以屡屡获得资本市场青睐,离不开自身研发实力、独特产品管线以及广阔市场前景等因素。

  “A+H”双地上市模式除了吸引一大波未盈利创新药企外,也颇受丽珠、上海医药、复星医药、白云山等传统药企以及CRO巨头们青睐。截至目前,国内CRO三巨头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泰格医药全部实现“A+H”上市。

  成立7年以来,诺诚健华一路跨过山丘,成长迅速。诺诚健华成立于2015年,创始之初便拥有明星团队加持,联合创始人分别为崔霁松和施一公。

  该公司核心产品之一奥布替尼(宜诺凯)于2020年12月获得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上市,并在2021年底的医保谈判中顺利进入医保目录,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SLL)以及复发或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癌(MCL)。此外,Tafasitamab已获批在博鳌超级医院作为临床急需进口药品使用。其余产品均处于研发阶段,其中13款产品处于 I/II/III期临床试验阶段、3款产品处于临床前阶段。

  随着首款产品的上市,2021年成为了诺诚健华商业化元年,其收入从2020年的140万元上涨至2021年的10.43亿元。对此,诺诚健华表示,主要系公司与Biogen就奥布替尼达成一项授权合作,确认技术授权收入较高所致。

  荣昌生物于2008年创立。2020年11月,荣昌生物就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发行价为52.10港元/股,总募资额达39.87亿港元(5.9亿美元),并凭此创下了2020年全球生物医药IPO募资最高纪录。

  时隔一年多,荣昌生物于2022年3月31日正式登陆科创板,实现“A+H”两地上市。同诸多创新药企境遇相似,荣昌生物多年来处于亏损状态,直到2021年同比扭亏为盈。2018-2020年,荣昌生物分别实现营收1327.53万元、482.48万元、304.43万元;净亏损为2.70亿元、4.30亿元、6.98亿元。

  根据财报梳理,荣昌生物2021年业绩之所以能够同比大幅增长且扭亏为盈,主要得益于两大核心产品泰它西普、注射用维迪西妥单抗实现商业化。与诺诚健华一样,Licence-out成其收入快速增长的一大“密钥”。

  具体而言,2021年8月,荣昌生物宣布与Seagen Inc.达成独家全球许可协议,以开发及商业化维迪西妥单抗。该项交易中,Seagen将付出2亿美元首付款+最高24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并向荣昌生物支付根据维迪西妥单抗在Seagen地区销售的金额计算的特许权使用费,以及金额为产品累计销售净额的高个位数至百分之十几的比例提成。值得一提的是,这笔交易刷新了由百济和诺华创造的国内单品海外授权交易金额的最高纪录。

  百济神州成立于2010年10月28日,目前已有3款自主研发药物处于商业化阶段,即BTK小分子抑制剂百悦泽、PD-1单抗百泽安、PARP抑制剂百汇泽。

  在资本市场上,百济神州是中国首个在上交所、纳斯达克、港交所三地上市的生物科技企业。

  2016年1月,百济神州于美国纳斯达克上市;2018年8月,百济神州于香港上市;2021年12月15日,百济神州登陆科创板。值得一提的是,登陆科创板之际,百济神州首发募资额达到221.60亿元,创下科创板开板以来生物科技企业募资新纪录。

  君实生物于2012年12月成立,该公司具有由超过50项在研产品组成的丰富的研发管线,覆盖五大治疗领域,包括恶性肿瘤、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慢性代谢类疾病、神经系统类疾病以及感染性疾病。

  2018年12月24日,君实生物在港股上市。2020年7月15日,君实生物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同上述药企一样,君实生物也难逃亏损命运,君实生物在2016年-2021年合计亏损43.12亿元。

  康希诺生物成立于2009年。2019年3月28日,康希诺生物在港交所挂牌上市,股份代号为2020年8月13日,康希诺生物在科创板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1年之前,康希诺连续5年净利润亏损。直到2021年,得益于公司首只Ad5-nCov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在境内外获批上市及商业化,康希诺才终于实现扭亏为盈。具体而言,康希诺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43亿元,同比增长17174.82%,归母净利润19.14亿元。由于首次实现盈利,康希诺于2021年3月29日正式取消特别标识U,成为科创板首个成功摘U的生物科技公司。

  不过,康希诺生物2022年上半年净利有所下滑,上半年实现6.30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69.4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23.8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98.69%。对此,康希诺在2022年半年报中解释称,上半年的亏损主要是由于全球新冠疫苗接种率增长放缓,疫苗需求减少,疫苗产品价格调整及存在减值迹象的新冠疫苗相关存货计提跌价所致。

  除了未盈利药企热衷于“A+H”上市,CRO巨头们也格外青睐双地上市。截止目前,国内CRO三巨头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泰格医药全部实现“A+H”上市。不过,与未盈利药企“先H再A”路径有所不同,国内CRO三巨头选择的都是“先A后H”。

  第一家实现“A+H”CRO企业是药明康德。继2018年5月8日登陆上交所以来,不到半年,药明康德便于2018年12月13日正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交易。

  康龙化成成立于2004年,于2019年1月28日在深交所上市,2019年11月28日港交所上市。同样不足一年,康龙化成便实现了“A+H” 双融资平台。相较而言,泰格医药实现“A+H”双地上市便隔的久了些。泰格医药于2012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2020年在港交所上市。

  不过,进入2022年,曾经是资本市场上“明星板块”的CXO行业面临挑战。康龙化成、泰格医药“增收不增利” 困境浮出水面。

  具体而言,药明康德2022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营业收入约177.56亿元,同比增加68.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46.36亿元,同比增加73.29%。

  与药明康德有所不同,在行业整体承压的情况下,康龙化成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收46.35亿元,同比增长41.06%。但其被质疑 “增收不增利”困境愈发凸显,换言之,营收增速超40%的基础上,毛利率却进一步下降。

  同样面对增收不增利困境的还有泰格医药。2022年上半年,泰格医药实现35.94亿元营收,同比增长74.78%。但从盈利指标来看,泰格医药盈利能力却持续走弱,上半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92亿元,同比下降5.02%;扣非净利润7.71亿元,同比增长42.12%。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多家传统药企实现“A+H”,包括丽珠、上海医药、复星医药、白云山、新华制药等。

  上半年,上海医药实现营业收入1117.07亿元,同比增长6.15%;归母净利润36.96亿元,同比增长3.5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26.81亿元,同比增长5.09%。从具体板块来看,医药工业实现收入130.50亿元,医药商业实现收入986.57亿元,同比增长6.50%,器械、大健康等非药业务持续贡献主要增长,同比增长55%。作为商业巨头,上海医药在新药研发上也实现了突破,截至半年报,公司已有3款1类新药上市,临床申请获得受理及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新药管线项。在创新药管线项处于关键性研究或临床III期阶段。

  另一家“巨头”复星医药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13.40亿元,同比增长25.88%;归母净利润15.47亿元,同比下降37.67%。复星医药在半年报中称,得益于汉曲优、汉斯状等创新产品和复必泰、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等抗疫产品的收入贡献,以及营销费用的有效控制,集团营业收入和经常性收益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新产品和次新品收入在制药业务中收入占比也超过25%,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对于归母净利润、基本每股收益均同比下降,复星医药解释称,主要系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导致非经常性损益同比减少所致。8月30日,在中期业绩交流会上,复星医药董事长吴以芳曾表示,面对集采降价、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等事件,复星医药在生产及供应链上都承受了不小压力,但总体而言仍实现了正常的业绩增长,“复星医药更加需要冷静思考未来几年的战略”。

  老牌原料药企新华制药在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6.64亿元,同比增长3.19%;归母净利润1.94亿元,同比下降2.85%。不过虽然半年报中新华制药新华制药虽在半年报中表示公司不存在因环境问题受到行政处罚的情况,但曾有多家媒体对此表示质疑。

  而唯一一家中药企业白云山,虽然实现了营收、净利润双增长的情况,但是增长幅度大幅下滑,白云山在半年报中没有披露原因。从具体板块来看,白云山将业务分为大南药、大健康、大商业和其它。大南药和大健康在报告期内营收同比分别减少1.70%和1.25%。在半年报发布前,国家医保局发布通报称,白云山旗下三家子公司在过往五年内存在药品虚高定价、套取资金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