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不爱上课”背后也要医一医大学课堂的“病”
发布时间:2023-09-21 发布者:文案编辑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最近,“大学生不爱上课”又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人类学教授曹雨在《为什么大学生不爱上课了?》一文中称,2023年春季学期,在他主讲的课堂上,出勤率日常为60%—70%。至于其他不点名的课堂,出勤率可能不到50%。而来上课的学生,也大多沉迷于手中的电子产品,认线日 《南京日报》)

  大学生真的变得不爱上课了吗?据笔者观察,“大学生不爱上课”的判断恐怕并不是空穴来风。如今的大学校园,上课玩手机,有偿代课,甚至逃课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笔者身边的不少同学也会按照“不太点名”“逃课安全”“过关轻松”“容易拿学分”等将不同的课程进行分类。同时,南京大学教授朱富海则表示,除了不爱上课,学生们也表现出沉默和被动,绝大多数学生不愿意被点名发表看法。

  由此可见,“大学生不爱上课”并不是某个学校的个例,而是已经逐渐演变成一种新趋势。不可否认,这背后,确实有个体差异的原因存在。一方面,长期以来,我们的基础教育模式都被称为“填鸭式教育”,即灌输式教育。经过千军万马的厮杀,突然到了一个宽松的环境,有一部分学生一下子失去了目标,就会对学习产生倦怠,从而失去自主学习的探索力和驱动力。另一方面,在社会功利化思维泛滥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学生更希望把课堂时间用在考公、考研等事情上,而不愿意听一些“与社会脱节”的东西。

  但是,把“大学生不爱上课”的原因简单归结于个体,也是有失偏颇的。要知道,当这种行为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时,我们更要反思大学课堂的价值和意义。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信息获取的渠道呈现指数级增长,也出现不少在线学习平台,大学生可以通过这些平台轻松获得各种教育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大学课堂仍然固守传统思维,只会增加学生的厌学情绪。试问,如果学生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可以收获和线下教学同样的效果,大学课堂的意义又在哪里呢?因此,与其一味将原因强加于大学生身上,高校不如多问一问自己:大学课堂究竟有没有提供学生想要的东西?大学课堂究竟存在什么“病”,该怎么医?

  首先,大学课堂要医好“浮躁病”。在学生群体中,有这样一种称呼——“水课”,意思是老师上课不点名,也不提问,只对着PPT念上面的内容,这样的课堂显然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可以看到,近些年,清华大学推出的“人文清华”讲坛屡屡出圈,引起不少学子的关注。其极富吸引力的原因,就在于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形式,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做学生喜欢的课堂。因此,高校必须守住“立德树人”的初心,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学生课堂互动、增强实践环节等形式,吸引学生回到课堂。

  其次,大学课堂也要医好“脱节病”。当下是一个学科高速发展的时代,知识更新迭代的速度极快,稍不留神就会被社会淘汰。“大学生不爱上课”背后,其实也反映了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脱节的现状。尤其对一些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来讲,如果课堂教学的内容与社会严重脱节,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又怎能适应社会呢?这也提示高校在实际教学时,必须紧追教授内容的时代性,鼓励教师紧跟时代发展,大胆创新课堂形式,将课堂与社会相接轨。

  大学课堂的存在必然有其价值和意义,它不仅是获取知识的场所,更是提升一个人理念和思维方式的主渠道。相信在各方的努力下,一定能找到大学课堂的“病因”,对症下药,医好“课堂病”,让大学课堂重新焕发魅力。(刘一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