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桂城:打造“三生”相融的产业城区(2)
发布时间:2019-09-25 发布者:文案编辑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据《南海市桂城街道志(2008年印刷版)》,1985年桂城建镇,产业发展基础底子薄,百业待兴。当时,桂城共有387家企业,主要集中在纺织、制衣、制鞋、铸造、金属制品制造、家具制造、工艺品制造等行业。至2002年,桂城发展至4000多家企业,从原来的小五金和建筑机械配件为主,发展到电器、电材、有色金属、建材、彩印、针棉织品、鞋业、塑料、玻璃制品、染色加工等多种行业。

  建镇前,桂城以农业为主,发展缓慢;建镇后,执行当时南海市“坚持稳步发展第一产业,重点发展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经济发展战略。随着乡镇企业蓬勃发展,桂城第三产业开始腾飞,并逐渐形成优势。1998年后,桂城实施环境经济战略,以“加大第三产业的比重,优化第二产业,改造引导第一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把第三产业放到重要的发展位置,产业结构产生巨大变化。

  数据显示,1999年后,桂城第三产业占比在40%以上稳定发展,逐步接近第二产业;2003年,桂城第三产业首次超越第二产业,总产业值分别为45.96亿元和45.35亿元。

  “以第三产业为重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打造优势品牌,形成新一轮发展强势是桂城街道高效提升的主旋律。”据《南海市桂城街道志(2008年印刷版)》,截至2002年,桂城企业创造了23种获国内外科技优秀奖的名牌产品,通过电脑和信息网络进行企业管理,拓宽营销渠道,并用IT技术改造各行各业,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另一项数据显示,1995年,桂城街道总收入超亿元的企业有4家,超千万元的企业有19家,利润超百万元的企业有13家;2002年,全街道总收入超亿元的企业有6家,超千万元的企业有45家,利润超百万元的企业有20家;2002年,桂城工业总产值为39.69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例为21.06%。

  经过多年的发展,桂城不仅实现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和第三产业经济的跨越,产业经济的蓬勃发展也为桂城带来更多资源流动与人口流入。

  在广州摄影师Hym的视角下,桂城是充满活力与魅力的城市。由他拍摄的照片也刷爆了广佛市民的朋友圈。

  “面向未来,桂城要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广佛共筑超级城市、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建设等机遇,进一步实现高质量发展。”桂城街道办事处主任岑灼雄说。

  按照计划,桂城将依托“一环创新圈”平台,推动广东金融高新区“东拓进(三龙)湾”,将广东金融高新区的资本辐射到映月湖和三山片区。同时,围绕金融服务和总部经济,推动“桂城资本+佛山制造”的互动,全力推进千灯湖创投小镇建设,将广东金融高新区打造成为国家级金融平台和粤港澳大湾区中吸引世界级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窗口。

  在桂城三山片区,这里距离广州南站仅一桥之隔,背靠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空间,区位优势明显。在已有的发展基础上,桂城将加快落实“香港+佛山”合作机制,完善粤港澳合作高端服务业示范区平台功能,将三山片区打造成为高科技龙头企业总部和创新平台集聚区。

  在今年初召开的桂城街道2018年工作总结大会上,桂城街道党工委书记麦绍强在发言中表示,桂城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

  科创产业和总部经济是桂城未来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为进一步推动科创产业和总部经济的发展,桂城计划将广东金融高新区B区地块划定为总部基地,同时,统筹储备三山片区优质地块,主动承接北上广深、港澳地区乃至国际优质资源,积极引进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入全国知名的标杆性企业总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